跳到主要内容

18 二谛

十八、二谛

重点提示

  • 思考:中道只是胜义谛,还是架设在二谛之间?
  • 《中论颂》只有一处提到二谛,并非理论支柱
  • 世俗谛的机制:依言说机制来解说胜义
  • 世俗谛的内容:要被无条件否认
  • 《无畏疏》的二谛定义:二谛不可能圆融

一般认为,“二谛”是中观理论的重要一环。二谛,是二种真理,就是世俗谛和胜义谛。世俗谛就是世俗的真理,世俗人都明白,都觉得这是真的。胜义谛就是佛菩萨、圣者所明白的道理。我们还是先做一个思考题:

思考:

  中道作为龙树的根本立场,与二谛的关系是:

  A 中道唯是胜义谛
  
  B 中道须架设于二谛之上,不可偏于一方

后来的人讲中观,常常把二谛跟中道联系起来。那么我先问一下,中道,作为龙树的根本立场,与二谛的关系是什么?一种回答是,中道就是胜义谛,没世俗谛什么事儿。另一个回答是,中道须架于二谛之上,不可偏于一方。这个道理可能略难一点。我稍为再普及一点知识。对于佛教所主张的空,经常会有这样的疑问:什么都空了,我们这个世界不存在吗?现在讲佛教尤其讲中观的人,经常会这么回答:你要知道二谛啊!这世界上有二种真理,从胜义谛上讲,一切都不存在,完全不存在,彻底的不存在。但是从世俗谛上讲,这个世界还是相似相续、因果生灭地存在着,是以一种不常不断的方式存在着的。然后他会接着这么讲:这就是中道啊!你不能光讲胜义谛,什么都没有,那就空大发了,也不能光讲世俗谛,一切都是有的,二谛要结合起来讲,这就是中道。

所以,这种观点中的中道,是架设于二谛之上,胜义谛支着中道的一个脚,世俗谛还支着中道的一个脚,你要是把世俗谛给刨了,中道就倒了,一只脚没了就掉地下了。那么我这里要说的是,在龙树这里,中道就是胜义谛,没世俗谛什么事儿。可能大家现在也能想明白,我们前面讲了,什么是中道?空到底就是中道,空干净了就是中道,那肯定是胜义谛,这本身就是中道,你再拉一个世俗谛干什么?我们下面就顺着龙树的理路来看一下,那如果说二谛不是用来支撑中道,它是干什么的?

整个《中论颂》提及二谛的地方只有一处,是连续的三颂, 450颂就这三颂提到了二谛。

《中论颂》第24品《圣谛之考察》

【什】诸佛依二谛,为众生说法,

   一以世俗谛, 二第一义谛。 24.8

   若人不能知, 分别于二谛,

   则于深佛法, 不知真实义。 24.9

   若不依俗谛, 不得第一义,

   不得第一义, 则不得涅槃。 24.10

【今】诸佛陀之所说法, 乃依二谛而宣说,

   即是世间俗成谛,以及最极胜义谛。24.8

   若人不能善了知,此等二谛之分别,

   是则彼等不了知,甚深佛法中真实。24.9

   如果不依于言说,不能解说最胜义,

   如果不悟入胜义,不能证得于涅槃。24.10

这三颂的第一颂其实没有太多内容,就是说有二种谛,一个是世俗谛,一个是胜义谛。佛依二谛而宣说,这个算是一个点,什么意思,我们一会儿解释。然后说你如果不了知二谛之分别,就不明白佛法中真实,这个算是第二个点。也就是这二点内容,主要就是告诉你有“二谛”。最重要的是第三颂,才算真正解释了二谛的功能或作用,也就是二谛理论是干什么的。

世俗谛的机制——言说

我们先来分析一下,这里的“依于言说”是什么意思。鸠摩罗什翻译的是“若不依俗谛”,我认为错了,看梵文确实不是“俗谛”这个词,而是“言说”。言说和俗谛能划等号吗?它们俩肯定有联系,但是否能划等号,这要分析。鸠摩罗什译本的“不得第一义”的这个“得”字也容易引起误解,这里不是说获得、证得的问题,梵文原文是“解说”,不能解说第一义。那么,这个颂子作为龙树对二谛最核心的理解,可以划出三个要点:

  • 依于言说
  • 解说
  • 胜义

这三个点给我们描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,你要是不走这个过程,就不能悟入胜义,就不能得涅槃,这够重要的了吧!如果说这一颂揭示了二谛理论的作用,那么二谛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起作用的。我们再看一下龙树其他著作里的两颂,虽然没有提二谛,但是也谈到了这个过程,也就是依于言说、解说胜义的过程:

《七十空性论》69

   最胜义者唯即此。 佛陀世尊正等觉,

   依于世间之言说, 说为种种一切实。

“胜义”的意思也就是真实,“一切实”就是一切真实。也就是说,佛说法,说胜义,说真实的东西,不是说虚假的东西,依的是什么?是言说。

《回诤论》里还有:

《回诤论》28 :

   并非不认同言说,我等而有所宣讲。

意思是我们说话,不是可以离开名言、言说而凭空宣讲的,我们一定要依于言说。言说和言说谛,有时候在文献里是混同的,而言说谛就是世俗谛的同义词。那么这里,这个重要的作用,这个过程,它决定了我们能不能够涅槃,能不能够解脱,而它是依于言说的,那么大家想一下,对“依”字怎么理解?表达了和世俗谛怎样一种关系?我想至少可以给出二个选项来。一个是,通过言说诠表的机制来解说胜义,也就是“依”的是世俗谛的机制。言说也就是概念,这里我们把概念分成二个层面,一个是从机制上讲,就是你得通过言说来说胜义。另一个就是内容,也就是第二种理解,是在不违反世俗谛的基础上来解说胜义,那么这里的“依”是什么意思呢?不是依的机制,而是依的内容。就是说,世俗人都认为这世界是有的,你不能说它无,你得跟它保持一致,然后你再想办法解释胜义。而前一个是用机制,我只是通过这个语言的机制,至于我说的,跟世俗谛的认知内容,完全可以不一致。这是两种可能的理解方法。

你们估计能猜到我是想说第一种理解是对的。但是也有很多人提出质疑,说“佛不坏世间法”,你不能破坏了世间老百姓的常识而说佛法,很多人是这么理解的,这就叫依于世俗谛的内容,不违反言说谛的内容,不能有悖于普通认知常识来讲佛法,很多人是这么理解的。那么好了,我们看一下般若经中类似的一段。因为需要细细分析,为了清晰起见,这一段是我直接从梵文翻译的:

《大品般若》:

诸天子!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无有相。诸天子!此如是相之甚深般若波罗蜜多,如来以世间施设而说,而不以胜义。

(译自梵文 [Kimura, 1986−2009, IV, 68.5−8], 对应玄奘译本: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有如是等无量诸相。诸天当知!如是诸相,一切如来、应、正等觉为欲饶益世间天、人、阿素洛等,依世俗谛以想等想施设言说,不依胜义。[CBETA, T.7, no. 220, 230b12-15])

这些话是对天人说的,大家看,跟我们前面说的《中论颂》里那句话很像,好像说的都是一回事。我们核对一下那三个要点。宣说是什么呢?是甚深般若波罗密多。说这个般若波罗蜜多无有相,不可说,但就是这么一个无相之般若波罗蜜多,我还是得说,强为之说,不说没法救度众生,那显然说的就是胜义,说的是真实。这样就跟我们前面总结出来的三要点之中的后两点是对应的,首先是“说”,其次说的是“胜义”。

那么再看第一个要点,《中论颂》里说,要“依于言说”而说,这里的般若经是“以世间施设而说”,施设就是概念施设,就是言说施设,这一点也能对应吧,没问题。但是注意,后面这句话非常关键,“而不以胜义。”这是《中论颂》里没有的。这一下,就把这句话的理解就给框定住了,只能作第一种理解,也就是所谓“以世间施设而说”,意思只能是依世间言说施设的机制,而不可能理解为依内容,为什么呢?因为后面说了“不以胜义”,这里说的就是甚深般若波罗密多,已经告诉你说的内容就是胜义了,再说“不以胜义”,只能理解为不通过胜义的机制,不以胜义的形式。那么以此来推,如果这个“不以胜义”是就机制而言,那么前面的“以世间施设”说的也是机制,这么理解才通。

你要非说这里的“以”表示“依内容”,那么就成了,佛说胜义,要不违反世俗谛的内容,但是一定要违反胜义的内容,那就麻烦了。大家听明白我说的意思了吗?稍微有点绕。你看这里的表述,“不以胜义,要以世俗”,这二个短语一并排就知道,说胜义,而不以胜义,只能以世俗,那就只能是依世俗的机制,你要说是以内容的话,说胜义,不依胜义内容,而依世俗内容,哪有这样的道理?这就乱了。

那么我们要问,那为什么佛说胜义,要用世俗的机制来说,而不以胜义的机制来说呢?以胜义的机制来说胜义,这多纯粹啊?看下面我引的般若经的这句话:

《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• 第二会》卷478《实说品》(CBETA, T.7, no. 220, 422, a18−24):

  诸法真如、法界、法性、不虚妄性、不变异性、平等性、离生性、法定、法住、实际、虚空界、不思议界,若佛出世、若不出世性相常住,是名一切法平等性。此平等性名清净法,此依世俗说为清净,不依胜义。所以者何?胜义谛中既无分别亦无戏论,一切名字言语道断。

这里也说,“不依胜义,”“所以者何?胜义谛中既无分别亦无戏论,一切名字言语道断。”胜义之中也不是没有机制,但胜义的机制里面没有概念,“一切名字言语道断。”佛跟你怎么说?没法说!佛与佛之间对话,可能以胜义的机制,但是佛要想告诉我们这些满脑子概念执著的凡夫,还得用概念来打入进来。这就是二谛的理论!大家注意啊,我们把世俗谛分出来两个层面,世俗谛的内容和世俗谛的机制,内容就是我们认为这个世界,这个也存在、那个也存在,有物质、有精神、有我、有众生,这就是世俗谛的内容,世俗谛的机制就是,得用概念把这些命题给攒起来,这就是机制。

世俗谛的内容——现象事物

也就是说,佛认识到我们的这个世界是空,都是概念,这个时候佛想告诉我们,他用的也还是概念,用的还是世俗谛的机制,但是他没有用世俗谛的内容,而且,他告诉我们的内容,恰恰与这个世俗谛的内容相反,是逆着我们的世俗认知来说。那么可以说,世俗谛的机制是佛说法要用的,而世俗谛的内容呢?恰恰是他要打击的,他不但不用世俗谛的内容,它不但不说顺着世俗谛的内容说,还专门打击它。是不是这样呢?我们来复习一下《中论颂》的这一颂,里面反映出,龙树对世俗谛内容的态度,是一种无条件否认:

【什】若谓以眼见, 而有生、灭者,

   则为是痴妄,而见有生、灭。21.11

【今】生成以及坏灭者, 若汝以为是可见,

   即是出于妄愚痴,而见生成与坏灭。21.11

这一颂我们前面读过,就是说如果你对着龙树说,这生灭现象都是能看见的啊,你不能瞪着眼否认吧!龙树说:你以为你看见了生灭,那是因为你傻。注意看,龙树这里有没有设定条件或语境?有没有说只是从世俗谛上讲才有生灭,世俗谛上看这不傻,从胜义谛上看,你傻,龙树有没有这么说?没有!龙树说你傻是一种无条件的傻,你要是认为这世界上有生有灭,你就是傻,不是说在哪个层面上傻。所以,这是一种无条件的否认,这就是龙树对于世俗谛的内容,也就是世间凡夫的认知内容的态度。

那么问,对于世人共见的现象事物,难道龙树总是否认吗?他有没有曾经哪怕是一丁点的承认呢?我也想看看龙树有没有承认过,我找啊找,找啊找,终于找出来这么两颂,看下边:

【什】诸佛或说我, 或说于无我,

   诸法实相中,无我无非我。《中论颂》 18.6

【今】亦有“有我”之施设,亦有“无我”之解说。

  佛陀也曾宣说过,“我、无我皆无所有”。《中论颂》 18.6

龙树说,佛说的话很多,佛有时说“有我”。这是事实,佛经里有时候就是说有我,有时又说“无我”,但佛也曾说过,其实既谈不上有我,也谈不上无我,为什么?我们知道,预设前提不存在,“有”是我的一种属性,“无”是我的一种属性,如果我都没有了,那即不是有我,也不是无我,这我们都可以理解了。但是,佛确实在某些场合下说过有我,这可以认为是一种对世俗内容的权便性承认,因为,有些人你跟他说得太透了,是要出问题的,印度的修行人心眼很实的,你说无我,他回去自杀了,第二天你想谈落地儿的问题,找不着这个人啦。佛就方便说,还是有个我的,确实有这种说法。

我们再看还有一颂:

【什】一切实、非实, 亦实亦非实,

   非实非非实,是名诸佛法。《中论颂》 18.8

【今】一切是实,或不实,或既是实又不实,

  既非不实又非实,此即佛陀之教法。《中论颂》 18.8  

什么是佛陀教法?你看这世间的话他都说尽了。有时佛说一切都是真的,有时佛说这一切又都不是真的,有时佛又说,这一切既是真的又不是真的,没准哪天佛说这一切又不是不是真的,又不是真的。这该如何理解?所有的注释家都说,这是佛陀针对不同根器、不同次第的人,作因材施教。这确实是一种承认啊!说这世界是真实存在的,佛曾经这么承认过,你不能说他没有说过。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承认呢?是权便性承认。

那么我们再想,刚才读的这一颂,“若人不能善了知,此等二谛之分别,是则彼等不了知,甚深佛法中真实。”我们再体会一下这句话,是想告诉我们什么?读佛经时你要知道二谛之分别,什么时候佛是依胜义而说,什么时候佛是随顺世俗而说,如果你分不开,那你就不能知道,佛到底想告诉我们那个甚深真实是什么,他的底牌、他的根本立场是什么,你就搞不清楚!你以为佛说一切是真实,那就真的一切都是真实吗?那是对一定的根器、在一定场合下,他只能那么说,大家明白了吧。所以这一颂里边要注意一个词,“分别”。你们以后可能有机会听到别人讲中观,一般都不说二谛要分开,而是说二谛要“结合”。什么是中道啊?常常听人说是,从胜义上讲一切空,但是从世俗上讲,一切还是有的,非空非有才是中道。这就是结合啊!还有人讲“二谛圆融”,不偏不倚,是为中道,后面我会引用这种观点,中国很多祖师大德就这么说。注意,这些人强调的是二谛的结合,而龙树告诉我们“二谛”要分别,要分别开,你才知道,佛有时说的话只是权便性的承认。

前面我们看到,龙树讲了那么多,把“有”破干净了,把“空”讲明白了,“缘起”都成“空性”的帮衬了,而且还说,彻底的空就是中道,你们发现没有,一直都没有提二谛什么事。到这儿却提到“二谛”,是告诉我们什么呢?就是告诉我们,你不要看我讲这个也空那个也空,就拿着佛经中讲“有”的话来反对我,佛有时依世俗谛说法,有时依胜义谛说法,你要理解佛法的甚深意趣。怎么理解?二谛之分别!

那么我们总结一下龙树的二谛理论:

龙树的二谛

(1) 世俗谛的言说机制是解说胜义的必要途径

(2)以接引初机和判分教法为条件,世俗谛的见解内容(例如“世界实有”)可做权便承许。

(3) 对世俗谛内容破斥没有条件限制

(4) 中观和中道不立于二谛之上

第一,世俗谛的言说机制,是解说胜义的必要途径。没有这个途径,我们理解不了佛,佛也度不了我们。第二,以接引初机和判分教法为条件,对于世俗谛的见解内容,例如说“世间是实有的”,可以做权便承许。就是说,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承认一些世俗谛的内容。第三,对世俗谛内容的破斥,是没有条件限制的。说你傻,你就是傻,不是说在一定条件下傻,在一定条件下就不傻。对于世俗谛承认是有条件的,否认却是无条件否认。说“无条件”,意思是这是我的底牌、我的立场,它是一贯的,不赖条件,但我不一定每次都要亮给你看,有时候我怕造成不良后果,就隐藏一下。但藏着它也是我的底牌,就是要否认世俗谛的内容。不要说你认为世界是实有的,这个我要否认,你认为这个世界不实有,我还要否认,为什么呀?压根儿就没这个世界,哪有它的“有”与“没有”啊?那么我们就知道了,第四,中观和中道不立于二谛之上。中观、中道这是什么呀?这是佛以及龙树的根本立场,根本立场要立在根本点上,底牌只有亮还是不亮的问题,没有含糊其辞的问题,扯什么权便啊?扯什么因材施教啊?扯什么世俗谛啊?

二谛的定义

整个《中论》27品450颂左右,不同传本还加减一二的样子,谈到二谛就是这三颂。所以我认为,二谛不是龙树空观体系的支柱,不是他的理论框架,而只是一个辅助外设。就是说,如果有人看完《中论》,说你这跟佛经里讲的不一样啊,佛经有的地方是说“有”啊?回答:你没有理解佛陀教法的终极甚深意趣,你听话不会听音儿,不知道二谛之分别——有些话是随顺世俗,有些话是随顺胜义。二谛理论就是这么个作用。但是再深入解释,龙树就没有了,不说了。这可能是因为,这个道理不是那么难理解,人人都知道因材施教,都知道一个人说过的话要整体衡量,不能断章取义。所以,二谛在龙树看来,可能不是那么的重要,所以他也没有给我们过多的说法。但是后来,二谛的理论地位上升得非常快,到了中观派的时候,就变成了支柱性理论。那么,对于我们来说,有必要来掰扯一下二谛,二谛要有定义。

其实我们说到现在,只说了二谛的名字,世俗谛,胜义谛。二谛的定义我们都没搞清楚,为什么?因为龙树没有下过定义,那我们怎么找它的定义?我找到了,在《无畏疏》里。这部文献是比龙树晚大概百来年的一部《中论颂》注释,它为了让大家理解龙树的这三颂,给出了二谛的定义,这是我们能够见到的,大乘理论体系里对二谛的最早定义,再往前的没有传下来。目前《无畏疏》只有藏译本,下面是我从藏文翻译过来的。

《无畏疏》(D no. 3829, dbu ma Tsa, 89a1−3):

笔者译文:所谓世俗谛者,虽然一切法自性空,世人不知是颠倒而见诸法生起,此[见]唯于他们(世人)是俗成之谛理,所以称为世俗谛。

所谓胜义谛者,诸圣者无颠倒证悟,见一切法无生,此[见]唯于他们(圣者)是最胜义,所以称为胜义谛。

  《无畏疏》的这段话,与鸠摩罗什译的《中论》里边的一段很接近,这是因为鸠摩罗什译的《中论》,说是青目写的注释,其实和《无畏疏》有同源关系,两个文本的同质部分占一半以上,我也引出来,大家可以对照一下:

鸠摩罗什译《中论》(CBETA, T.30,32b):

世俗谛者,一切法性空,而世间颠倒故生虚妄法,于世间是实。

诸贤圣真知颠倒性,故知一切法皆空无生,于圣人是第一义谛,名为实。

  为了清晰起见,我们就看《无畏疏》的这个定义。虽然这不是龙树说的,但这是我们能找到的最早的资料了,先归纳一下,这些个定义都告诉了我们什么。

  1. 二谛不是两种存在或两种事实,而是对同一事实(一切法)的不同见解。
  2. 世俗谛认为一切法有生,即不空,胜义谛认为一切法无生,即空。二者内容互斥。
  3. 对二谛的评价基于同一标准,只有胜义谛是如实见,世俗谛是颠倒见,本不是“谛”,是被世人误认为“谛”。
  4. 世人以世俗谛为真,圣者以胜义谛为真,两次出现的“唯”字显示出二者互不认同,世人不以胜义谛为真,圣者不以世俗谛为真,即一人不可同时认二谛为真。

  首先,二谛不是两种存在或者两种事实,而是对同一事实的不同见解。《无畏疏》说的很明白,一切法本来无生,你要是看作有生,那你这个“有生”的认知就是世俗谛,如果你如实地看待一切法,本来无生,那这个“无生”的认知就是圣者的见解,就是胜义谛。二谛是对同一个事实的两种不同见解,这没问题吧!而现在很多人讲二谛的时候,说成是两种事实。大家要是在佛教圈里浸淫过一段会有体会,总有人会跟你讲这世界上有两种真实。而实际上,这世界上只有一种真实,对这个真实的认识,就是胜义谛,胜义见,你没有认识,对它的错误见解,就是世俗谛,世俗见。

  那么第二点,世俗谛认为一切法有生,也就是不空,而胜义谛认为一切法无生,也就是空,两者在内容上是互斥的。这俩内容是针锋相对的,一个是空,一个是不空,一个是生,一个是不生,内容互斥。

  第三,对二谛的评价基于同一标准,只有胜义谛是如实见,世俗谛是颠倒见,本不是谛,是被世人误认为的谛。这句话很关键。为什么这么说?因为现在很多人,一讲就说世俗真理你也不能随便否认,说世俗真理也是真理啊。比如说为什么过马路要看车,很多人就是这么解释,车在世俗谛就是一个事实,在世俗谛这个层面上,车还是有的,你不躲它,你一准儿会被轧着,所以要躲开。这种说法虽然解释了为什么要躲车的问题,但是,显然与龙树的二谛或者说早期中观的二谛理解,是不一样的。

你看人家《无畏疏》怎么解释,只有胜义谛才是如实见,世俗谛是颠倒见,是一个错误的见解,它不是谛,不是真理,是那些傻帽儿认为的真理,所以叫世俗谛。这个价值判断是唯一标准,现在很多人讲二谛,判断是双重标准,在世俗谛上,你要按照世俗谛的方法来办,只要还没有成佛,你就得躲车,这其实是一种语境主义,西方哲学有这个说法。二谛理论后来就发展成了语境主义,是双重价值判断。在世俗谛上,你要按照世俗的价值观来办,至少是暂时按照,到胜义谛上,你才能按胜义谛的价值观来办,所以这两个谛就变成两种存在,两种事实。你现在的存在是一个凡夫,你要按凡夫事实上的价值判断来办事,等你成了圣者的时候,你自然可以按圣者那个世界的价值观来办。而我们看这里《无畏疏》是单一标准价值体系,就是说,只有胜义谛是如实见,世俗谛是颠倒见,颠倒见就没有解释力。

  那么最后,世人以世俗谛为真,圣者以胜义谛为真。两次出现的“唯”字,显示出二者互不认同,也就是说,世人不以胜义谛为真,圣者不以世俗谛为真。换句话说,一个人不能同时认两谛为真,这清楚吧!刚才说了,世俗谛只对世人是谛,而胜义谛只对圣者是谛,反过来,他们俩一交换,互不承认,那怎么可能出现一个人同时承认两个谛呢?也就是说,二谛怎么能够在一个人的身上结合、圆融起来呢?

  看完上面说的这个最早的二谛定义,大家会发现,这里面都是在说二谛的内容,俗谛的内容是一切法有生,胜义谛的内容是一切法无生,俗谛是说一切法不空,胜义谛是说一切法空,这都是内容。而我们刚才谈到的,龙树那三个颂子的精要,所依靠的那个言说机制,《无畏疏》没有提,确实没有提。

  关于这点前面我提到过,我严格依据梵文翻译成“如果不依于言说,不能解说最胜义。”“言说”这两个字鸠摩罗什翻成了“俗谛”,“若不依俗谛,不得第一义。”翻成“俗谛”就很容易让人误解成是依于世俗谛的内容,而“言说”,没有“谛”字,更容易跟机制联系起来,这个言说,就是世俗谛的运作机制,同时它也是胜义谛的表达机制,它是一个桥梁。胜义,必然是离言,但“胜义”加上“谛”,谛是什么?是理,是理就要表达,怎么表达?还得靠言说,所以,你的错误认知,你的执著是靠言说,或者说正是由于言说,但是我们打消你的错误执著,诠表胜义的谛理,还得靠言说。所以这句话是“如果不依于言说”,这里面其实没有世俗谛内容什么事儿,就是言说机制,这个机制所诠表的内容恰恰是胜义,用言说对胜义的表达,就是胜义谛。

那么,《无畏疏》的这一段定义没有提及机制这回事,没有提及用言说来诠表胜义以教化众生,使众生悟入胜义证得涅槃的这个过程,有点遗憾。但是,通过它对二谛内容的定义,我们至少可以获得以下三点重要信息:

  1. 可以解释为什么龙树在阐明中道之时绝口不提二谛。中道不可以立于二谛之上,因为基本立场不可架设于正确与谬误之间。
  2. 证实了龙树的缘起观:诸法缘生是所破斥的世俗妄见,无生之理才是空性真理。
  3. 二谛在观点内容上的矛盾不可调和,无法圆融会通。胜义谛是立足根本,世俗谛是所破妄见,只可权便承许。

  第一,可以解释为什么龙树在解释中道的时候,绝口不提二谛,前面我们讲中道那一节看得很清晰,什么是中道?彻底的空就是中道,彻底消解了任何命题的预设前提就是中道,跟二谛理论没什么关系。为什么?因为中道不能立于二谛之上,人家《无畏疏》说了,二谛一个是正确一个是错误,你能把自己的根本立场,立在正确和错误之间吗?能立在如实见和颠倒见之间吗?中道、中观、中论,这都是根本立场啊!既然是根本立场,就只表达正确的见解就好了,立在正确和错误之间,你玩呢?但是现在很多人就是这么说,不光现代人,后面我会给大家展示,古德就这么说:中道要立于二谛之间,他们用的显然不是早期中观对二谛的定义。

第二点,证实了龙树的缘起观。诸法缘生是所破斥的世俗妄见,无生之理才是空性真理。也就是说,龙树所说的缘起是空性,空性是立在胜义之上的。而缘生法的现象,是龙树破斥的对象。这个缘生法是世人都能经历的,世人能看到这个事物是缘起缘灭的,这是我们世俗谛的内容,就是见一切法有生,而这正是被龙树所批判的,他说一切法根本没有生,没生过,没有一切法,无生。那我们就明白了,说一切法有生,诸法缘生,这是世俗谛的内容,是颠倒见,自然要被破斥。而一切法无生,就是空性,才是胜义谛。这也就是龙树的缘起观啊!前面我们把龙树的缘起观,拆成了两面,一个是缘起,一个是缘生法,龙树主张甚深缘起就等于空性,自然是胜义谛。而且龙树破斥缘生法,就对应于世俗谛的颠倒妄见。这样,龙树缘起观的两面正好跟二谛的内容配合起来,至少跟《无畏疏》中对二谛的定义是严密咬合的,没有任何矛盾之处。

  第三,二谛在观点内容上的矛盾、不可调和,无法圆融汇通,胜义谛是立足根本,世俗谛是所破妄见, 只可权便承许。这个我刚才也提过,这两个见解内容互斥,而且不可能由同一类人持有,俩观点见面就掐、有你没我、你死我活,怎么可能圆融结合呢?怎么可能统一呢?他俩,一个是错误,一个是正确,一点是颠倒,一个是如实,那你就立足于正确就好了,你老拿那个错误说事干啥呀?实在不行的时候,你可以权便承许一下,但是你正经说事的时候,你就不要再端出那个错误观点了。

  那么我们想,过马路的时候,有人说,虽然都是空,但是世俗谛上这个车还是有的,你得躲呀,这其实就是一种结合。一个人认为二谛在不同的情况下为真,过马路的时候,世俗谛就是真,然后坐着学习龙树空观的时候,胜义谛才是真。而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,你要是个俗人,那就以为俗谛是真,你要是圣者,就以为胜义谛是真。当然我们现在是属于特殊情况,虽然是俗人,我们是使劲往圣者那个方向靠的俗人,所以先假装自己是圣者,思圣者之所思,行圣者之所行,这就是修行。那么,你扯什么俗谛啊!俗谛就是颠倒见,正是我们所要打击、消灭的,你老拿它说事儿干什么呀?

  我举一个例子,问:1+1什么时候等于3,说:在算错的时候等于3。这就相当于,1+1在俗谛颠倒见上等于3,但是你拿这个算错的事,想说明什么呀?算错的时候还等于100呢,错了就得改啊!你用错误来解释什么?说车什么时候是存在的,车在虚妄执著、颠倒梦想的时候存在,那你拿这个颠倒梦想要跟我说明什么啊?车实际上就是不存在,它只有在算错的时候才存在,那我们就对治这种错误就好了,就使劲观它不存在就好了。那么有人问,过马路到底躲不躲车。当然得躲!但是为什么躲?要是依据早期中观的二谛定义,就不能拿俗谛上有来说事儿,一个颠倒妄执没有任何解释力,对吧!为什么要躲车,还是让这个问题在空中再飞一会儿。